“这根磷化管返锈了,必须马上除锈!”在江门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管系车间里,当武汉航院22级交通工程系船舶3班实习生彭康武将最后一根打上"合格"蓝章的管子交付后,他为期11个月的实习生涯也画上了圆满句号。这位用专业与执着守护船舶"生命线"的年轻人,书写了新时代技能人才的成长样本。

力争成为“船舶血管"的精密体检师?。“管子是船舶的血管,我干的就是为它们‘体检’。”彭康武形象地描述着他的工作内容。面对每日经手的数十根管材,他建立起一套严苛的"四步检测法":
材质筛查?:核验材质证明书,徒手触摸管体表面,磷化管防锈性能、镀锌管焊缝完整性均逃不过他的"火眼金睛";
尺寸攻坚?:以卡尺、焊缝检验尺为武器,将弯曲角度、坡口精度误差控制在1?以内,确保后道工序无缝衔接;
焊接特检?:在40℃高温区蹲守,用渗透检测(PT)技术揪出气孔、飞溅,锉刀打磨的不仅是金属,更是远航安全;
零缺陷宣言?:曾因指甲刮出法兰密封面0.1mm划痕坚持返工,师傅称赞他"堵住了跑冒滴漏的隐患"。
工资条上的成长曲线,是时间与汗水的价值映射。11个月实习期,彭康武的薪资实现三级跳:2024年7月基本工资4500元/月;2024年10月通过公司首次测评,涨至6000元/月;2025年5月获评生产部骨干,实习工资跃升至7500元/月。“实习章也能盖出正式工的价。”他笑着展示的工资条背后是实现个人价值的累累硕果。
只因热爱,誓将300多个日夜“焊”进未来。?面对转正机会,这位充满阳光的大男孩坚定表示:“船舶管系是船的生命线,我想把这条线守一辈子。”
“今日不锈,明日不悔”?——这不仅是车间的质量箴言,更是彭康武用11个月实习时光铸就的职业信仰。当同龄人还在为毕业焦虑时,这位从我校走出去的年轻人,为武汉航院“技能成才”的办学理念写下了生动的注脚。